抓疏解
【北京16区稳进故事】系列报道(13):北京大兴的“新媒体速度”
文章来源:千龙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7-02-06
238

站在崭新的供热厂前,刘钢不禁热泪盈眶。

41岁的刘钢是大兴区新媒体基地原供热厂总经理。他从大学毕业就到厂里上班,在此度过了17年的时光。漫长的岁月中,他为供热厂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尤其是供热厂煤改气工程和产业升级改造中,付出颇多。

一说起供热厂的历史,刘钢的话匣子就合不上。他告诉记者,供热厂建于1994年,担负着新媒体基地的前身——大兴工业开发区入区企业及两个居民小区冬季供暖和企业全年生产用汽的任务。经过20年的服务,厂里的燃煤锅炉已经老化,污染物排放超标,热效率低,环境污染严重,每年就要燃烧3万吨煤。“即便如此,依旧是连年亏损。”刘钢叹气。

2013年,供热厂开始了煤改气的改造工程。时间紧、任务重,8月份开工建设,要赶在当年11月的供暖季之前完成。只有三个月的时间,很多人都觉得,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顶着巨大的压力,工程开始进入实施阶段。“我们当时是歇人不歇机器,工作人员两班倒,24小时的轮班干,就是想抢工期,把工期抢前一点是一点。”刘钢说起当时建设的情况,仍然倍感压力。

高负荷的工作下,刘钢病倒了,他每天到医院输上一瓶液,之后继续到工地上忙碌。为了工程日夜辛苦奔波,着急上火,刘钢的牙床溃烂,半边脸都肿了,说不出话,吃不下饭,他愣是到医院把病牙拔了,转身又回到了工作岗位上。就这样日夜赶工,改造工程终于用短短100天“拿下”。

2013113日,供热厂锅炉正式点火试运行,刘钢激动地留下了热泪。“那一刻就感觉心里的大石头落地了!付出了那么多的辛苦,承受了很多压力,终于保证各方面工作都完成了!心里实在是太高兴了!”回忆起当时的那一刻,他的话语中饱含感慨和激动。

煤改气工程完成后,供热厂节约出20余亩产业用地和闲置厂房,开始产业转型升级,在原址基础上进行改造,腾笼换鸟。

现在,园区内宽敞整洁,依稀可见厂房和输煤廊道等工业时代的印记,这些印记为园区增加了独特的艺术气息。

如今,华丽转身的供热厂园区吸引了众多文创企业入驻,包括与国内知名的网络服务众包平台“猪八戒网”签订合作协议,未来将共同打造北京市“互联网+”型创新创业示范园区,涵盖“互联网+创新创业”“互联网+文创新媒体”“互联网+广告”“互联网+金融”“互联网+北京智造2025”以及“互联网+教育”等六大领域。

老旧厂房升级改造,在大兴区新媒体基地并不只有供热厂一家。2015512日,北京威克多制衣中心率先完成疏解,生产线外迁河北衡水,成为了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以来第一个由北京整体搬迁到河北的项目。

生产线外迁后,威克多的空置厂房被再次投资利用,打造成以服装行业为核心的创业孵化产业园——格雷众创园。

走进创客中心内部,会看到一张张年轻的脸庞,他们忙碌的身影使园区内充满了朝气。记者了解到,目前格雷众创园已吸引了60多家企业入驻,其中有专做女装、运动的原创服装品牌,有做无人机操控系统的科技类创业企业,还有很多互联网电商平台。一家做女装连锁品牌的负责人说,搬到格雷众创园后,企业的成本得以降低,自己接触到了新的事物,扩展了经营理念。“我们最早是做女装连锁的,来到园区以后,接触到了电商,目前也正想往电商方向发展。”

记者在新媒体基地采访中,多次听到“新媒体速度”这个词。华商创意中心的总经理刘锋告诉记者,“新媒体速度”体现着这片园区的潜力和活力。

明亮温暖的创意咖啡厅里飘出咖啡的醇香。刘锋告诉记者,这个占地约1000平米的创业咖啡厅,建设周期只有一个月。“我们用一个月的时间,没白天没黑夜的把工程抢出来的。”他介绍道,咖啡厅一层是开放式的,二层是多功能大厅,可以进行路演、培训以及其它企业活动。“其实在园区内做咖啡厅是很难盈利的,但是可以为创业者提供服务和交流创意的空间。”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村级工业大院发展工业模式在大兴区一度盛行,工业大院内部小化工、小加工、小餐饮、小市场等低端产业多。近年来,类似新媒体基地通过转型升级实现产业疏解的也不在少数。

据悉,从2013年起至今,大兴区城乡结合部地区共清退7000余家低端企业,拆除违法建设2000余万平方米,腾退土地38000余亩,共减少用水量1100万余吨,减少用煤量24万余吨。经核算,四年来,通过改造及产业升级,大兴城乡结合部地区共减少化学需氧量排放量6000余吨、氨氮排放量780吨、二氧化硫排放量1600余吨、氮氧化物排放量700余吨。未来,这些地区中的相当一部分,也将与新媒体基地一样,腾笼换鸟,再兴大兴。







主办:中共北京市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农业信息与经济研究所